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研究所
来源:社科院研究生院 | 作者:青谷硕博 | 发布时间: 2021-08-27 | 65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社科综合专业高级课程班招生简章


一、项目背景

领导者的人文素养和思维模式将决定企业发展的最终高度,中国企业的发展在借鉴西方管理理念的同时,更要领悟传统文化的管理智慧。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针对高层管理者和领导者推出的人文社科综合素养高级课程班项目,强调“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一是提升人生境界,即观乎“心性”、“生命”、“人生”,让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宁静致远;二是提升管理智慧,使之兼具中国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的科学思维,真正修炼成“博古通今、中西融会”的智慧型领导。


二、研究方向

①国学领域研究       

② 哲学领域研究       

③ 历史学领域研究

④ 政治学领域研究    

⑤ 文学领域研究


三、项目特色

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政治学等学科综合研究权威优势,在研究生院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基础之上,结合实用性与学术性,注重方法性和技术性,提高综合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适应不同行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权威师资——师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具有较高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参与授课(其中多位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人)。

2.学术指导——除课堂授课外,还将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安排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学员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指导。

3.学习小组与班级活动相结合——采用班级活动与学习小组交集的方式,打破单一班级形式,使学员得到充分交流。

4.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吸收部分学员参与部分课题研究,并为优秀学员提供参加国内外较高级别学术会议及高端论坛,以丰富学员的学术经历,拓宽其实践领域。


四、院校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现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6大学部,近40个研究院所,180余个非实体研究中心,主管全国性学术社团105个,全院有二三级学科近300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20个。全院在职总人数4200余人,科研业务人员32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人员1676名,学部委员61人、荣誉学部委员133人。研究生院有在校生3100余人。在美国《2014 全球智库报告》中,蝉联“亚洲最高智库”。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下辖哲学研究所、宗教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近代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等多个专业领域国家最高研究机构,高级研究人员近3300人。曾经的名师大家(哲学社会学部学部委员):郭沫若(文学家.历史学家)、钱钟书(文学家)、季羡林(语言学家.佛学家)、金岳霖(哲学家)、贺麟(哲学家)、冯友兰(哲学家)、任继愈(哲学家)、范文澜(历史学家)、陈寅恪(历史学家)、翦伯赞(历史学家)、罗尔纲(历史学家)、顾颉刚(地理学家)、吕叔湘(语言学家)、夏鼐(考古学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直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研究生院,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报告中,当选为人文社科领域排名第一的研究生院。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排名第一的研究生院,学科排名:哲学第一、历史学第一,文学第二。


五、所系介绍

近代史研究所是国家级专业中国近代历史研究机构,主要研究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内容涉及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社会等领域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历史。 当代中国研究所是1990年6月28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的。当代中国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编纂和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搜集和编辑有关国史资料,参与国史的宣传与教育,联系与协调各地区、各部门的国史研究工作。该所致力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建设。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设立了国情调研(上海)基地,还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创办了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另外,办有旌勇里国史讲座和国史专题研讨会。


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哲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科技哲学以及文化问题、价值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等。


政治学研究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专职政治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于1985年7月正式成立,办所宗旨和研究职责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注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主要致力于加强中国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建设,积极开展对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的政治学研究,努力为党和国家顺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社会政治稳定提供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科研成果,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和促进政治学科优秀人才的成长。

文学研究所是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创建于1953年,1955年划归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研究方向与任务:对中国文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包括美学、文艺理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学科。


历史研究所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下属机构之一。下设五个断代史研究室、六个专门史研究室和四个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史研究》编辑部和图书馆(全国最大的史学专业图书馆)。该所主要进行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礼与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历史文物图集、中国灾荒史等重要课题,这些项目都是国家和社会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现任所长卜宪群。

世界宗教研究所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宗教学术研究专门机构。它的宗旨是: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积极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有关的学术成果,对宗教学基础理论和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本土各种宗教的教义、经典、历史、现状以及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多视角、多方位的研究,以增进对人类观念形态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认识,加强对世界面貌和中国国情的全面了解,为国家现代化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现任所长卓新平。


六、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逻辑学》 

▲《中国历史要籍》                 

专业基础课

▲ 《中国哲学史》      

▲《中国文学史》      

▲《中华美学》                                        

▲ 《中国政治史》  

▲ 《中国文化通史》   

▲《公共政策分析》


专业核心课         

▲《文化传统与领导智慧》        

▲《儒家思想与人生智慧》                  

▲《佛家思想与中国文化》        

▲《法家与中国政治》            

▲《中华传统文明的现代转型》    

▲《《论语》精读》               

▲《<史记>与人生管理》          

▲《孙子兵法》                 

▲《周易》与管理哲学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特色选修课(选开) 

▲《中国现代化史》  

▲《中国历代经商智慧(中国商道)》         

▲《国学概要》    

▲《中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选集》精读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中国宗教史》

▲《王夫之与清代实学》

▲《道德经》与中国文化  

▲《董仲舒与汉学》

▲《朱熹与宋学》

▲《王阳明与明代心学》 

▲《天下得失:从蒋介石日期看民国政治》


人文素养课        

▲《中外关系史》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

▲《“一带一路”》        

▲《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与国家治理》

▲《中国诗画鉴赏》             

▲《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游学考察课

▲实地考察若干人文古迹、大型企事业单位(注:考察期间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七、部分师资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研究员、教授、博导;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人之一

王建朗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导

卜宪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人之一

王震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

崔唯航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

陈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导、全国政协委员

徐碧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导

杜国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导

高建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导

刘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导

宋泓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授课专家

金以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导

马平安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教授、高级课程班学术班主任

左玉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文化史室主任 教授、博导

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导

栾贵川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首席教授、教学督导

房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

周庆智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政治文化室主任 教授、博导

史卫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导

卓新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人之一

卢国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导

赵法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主任、儒教研究中心秘书长,兼任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

黄群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导

姜奇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导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


八、课程安排

学制:总学制共计两年半(其中课程学习两年,结业论文撰写半年)。

学习时间:两年课程学习,每月集中授课一次,每次2天(周六、周日),寒暑假不上课。


九、报名条件

1.具有硕士研究生、研修生、进修生、研修课程班学历或学位,3年以上管理岗位经验,有志于提升管理素养、创新管理思想的管理人员;

2.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3.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十、报名程序

1.提交报名申请表、个人身份证复印件、个人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小2寸免冠近照4张;

2.学院审核学员报名申请资料,上报教学所(系),组织专家面试、笔试,择优录取;

3.学院向已被录取学员寄发入学通知书;

4.学员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规定方式与时间交纳学费;

5.学员在开学当日持交费凭证办理报名注册等手续,领取相关资料,正式入学。


十一、学费及缴费方式

1.报名费:800 元/人;

2.学费:98000元/人(含学费、课间茶歇费、结业论文指导费等),交通、食宿、书本费用自理;

3.资料费:2000元/人

3.缴费方式:登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网上缴费平台(网址:http://sf.gscass.cn/u8pay/index.jsp)进行缴费操作,学校确认收到所缴纳费用后,将统一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正式发票。


十二、证书颁发

1.学员修完全部课程且结业论文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高级课程班结业证书》(钢印、红印、统一编号);

2.符合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可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有关规定申请博士学位。

注:开学一月后,退学不退费


了解报读详请可填写表单

或扫描以下二维码获免费咨询